乐文小说网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 第90章 真不像老子的种!

第90章 真不像老子的种!


朱棣满脸茫然地看着局势陡变。

  好像一场文官集团带来的危机瞬间被解除。

  他看了看徐达。

  徐达似乎丝毫不意外眼前的结果。

  只是满脸淡定从容,温文尔雅。

  又看了看父皇朱元璋。

  父皇似乎更是胸有成竹,早有准备。

  再看看太子朱标。

  朱标眼神中高深莫测,只是偶尔露出的怜悯,证明朱标也早就知道这些事情。

  最后又看了看朱高炽。

  朱棣惊奇地发现。

  这小子,似乎也什么都知道啊…

  而且他看这些文官倒霉的眼神似乎还十分爽!

  朱棣顿时狠狠瞪了朱高炽一眼。

  小声道:“臭小子!合着你皇爷爷知道,你外公知道,太子也知道,就瞒着你老子  我呗?

  你还是不是我儿子了?”

  朱高炽干笑一声。

  小声道:“我也没想到父王你如此刚猛,居然擅离封地,擅闯紫禁城,痛殴大臣…孩  儿想通知你和母妃的时候,已经晚了!”

  朱棣哼道:“早知道,本王就不来南京趟这浑水了!还好揍的这些王八蛋都是叛  逆!否则的话,这一次搞不好还要挨板子!”

  朱元璋隐约听到朱棣和朱高炽的对话。

  摇摇头,狠狠瞪了朱棣一眼。

  “燕王!若不是你儿子争气,将白莲教匪首擒获,又挖出了这么惊天的案子,朕非  打烂你的屁股!

  好大的胆子!擅离封地,擅闯紫禁城,殴打那些叛逆,这不跟你计较,但是前两条  揍你一顿也不冤枉!”

  朱棣不敢说话。

  只是干笑着。

  “父皇,这不是打对了嘛…何况,儿臣在封地那么久了,也想念父皇…”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得柔和。

  摆摆手道:“朕不愿听你这些废话!总之,你的罪过免了!算是睿王将功折你的  过!之后你们父子俩怎么算账,朕就不管了!”

  朱棣笑笑,看向朱高炽,道:“咱们的账两清了,对吧?”

  朱高炽笑道:“父王说是两清,自然就两清了!只是燕王府卫所的装备供应…孩儿突  然觉得有点可能不太稳,要不您再等个几十年?”

  朱棣顿时脸一黑,咬牙切齿道:“算我欠你的!反正欠你的已经很多了!”

  朱高炽洋洋得意。

  他从朱棣身上可捞不到什么好处。

  他顶多算自己的镇北大将军,以后可能唯一需要的,就是他的武力。

  不过,能让未来的永乐大帝吃瘪,他还是很爽的。

  朱元璋看着二人,忍不住摇摇头。

  老四竟然会被九岁的娃娃手拿把掐!

  真不像老子的种!.

  朱元璋脸一黑,道:“燕王!朝堂之上,注意仪态!”

  朱棣立刻低眉顺目道:“儿臣遵旨!”。

  朱元璋又看了看朱高炽,笑道:“炽儿,你不用站的那么严肃!头一次上朝,站久  了吧?累不累?来皇爷爷的龙椅跟皇爷爷一起坐一会?”

  朱棣看向朱元璋,忍不住道:“父皇…你别惯坏了这孩子!”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

  “你能一年给大明3000万两银子,朕的位置你来坐!”

  朱棣:

  朱标:  …

  朱棣忍不住叹口气。

  堂堂洪武大帝,竟然被一个九岁孩子手拿把掐,现在谄媚成什么样了?

  本王真不像他的种!

  洪武十七年。

  秋。

  因为大明朝堂文官集团被横扫一空。

  六部、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六科等诸衙门,皆出  现较大空缺。

  原本的察举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朝廷对人才的需求。

  并且。

  察举制还带来了一个害处。

  即使举荐人才的人再无私心,最终他们举荐的人也难免相互勾结在一起成为朋党。

  而洪武皇帝诛杀了这么多文官,却依然诛杀不尽,他们的集团膨胀、集结速度极  快,朱元璋也深觉是制度出了问题。

  要改变现状,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改变选拔人才和官员的机制!

  于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决定,重开科举。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朱元璋平日理政并非是孤家寡人,毕竟,根据统计,朱元璋每日要审批207份公  文,处理的政务超过400多件,如果发生地方战争或者灾害,这个数字,可能还要飙  涨。

  这也是老朱每日工作八个时辰都忙碌不堪的主要原因。

  如果只是朱元璋自己处理这些任务的话,只怕朱标还是能继位的。

  而实际上。

  朱元璋早早就为自己找好了秘书。

  一开始,是从民间找了几个有名的大儒,作为辅政大臣。

  后来发现,这些儒生治国并没有他们吹嘘的那么厉害。

  随后就干脆仿照宋朝制度,设立了文渊阁、武英殿、华盖殿、文华殿、东阁等大学  士。

  级别为五品。

  作为辅政参谋。

  这个权力跟后世的内阁大学士是不能比的。

  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手和参谋出现的。

  如今,共有三位大学士。

  分别是文渊阁大学士宋讷,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东阁大学士吴沉。

  此时。

  朱元璋看着三人,缓缓道:“这一次抡才大典,是本朝第二次科举考试!朕打算,  以后三年一考,将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政策固定下来!还请你们三位秉持公心,用心用  命,办好这一次科举!”

  宋讷、吴伯宗、吴沉三人均是十分激动。

  口中山呼万岁,接下了这件差事。

  翰林院。

  一处清幽小阁。

  小阁四周开阔,  一面临湖。

  杜绝了有人偷听窥探的可能。

  毕竟如今朱元璋的锦衣卫探听能力更强了。

  相比于毛骧的时候。

  现在的锦衣卫还出现了相互揭发、相互监督的机制!

  从而让锦衣卫的工作更加一丝不苟。

  偷听窃听成了家常便饭,老朱对什么事情都了如指掌。

  而今天,在这个小亭当中议论的事情更是关系重大。

  参加讨论的三位主角分别是翰林学士宋讷,和吴伯宗、吴沉两位翰林院同僚!

  三人同时兼任皇帝的辅政大学士。

  宋讷轻笑道:“二位,这一次皇上将为国选材的任务交给了咱们,咱们可要好好利  用起来!真正为国家将有用的人才选拔上来!”

  吴伯宗点点头,笑道:“大家都是孔孟门徒,自然要选择同门了!我观历朝历代科  举考试,不但有儒学,更有诸多杂学,简直是有辱斯文!国家取士,怎么能用一些乱七  八糟,心有旁骛的家伙!”


  (https://www.lw00.net/2630/2630374/1111101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