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 第186章 好你个卓敬, 一张口尽是些巧言令色之词。

第186章 好你个卓敬, 一张口尽是些巧言令色之词。


“卓大人深明大义,本王佩服。卓大人只管将这两幅字呈给皇爷爷,

  其中的原由,我会亲自进宫去向皇爷爷解释。”

  卓敬深感睿王殿下的恩情,当即叩头谢恩,

  “殿下大恩,卓某没齿难忘。眼下事不宜迟,微臣现在就将这两幅字呈给皇上。”

  朱高炽点点头,卓敬转身离开,眼角的余光看向身后那个十一岁的少年,

  心脏不禁砰砰跳动。

  这哪是一个十一岁的少年能有的心思城府,还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

  此刻卓敬对朱高炽,只有五体投地。

  他内心的激动根本无法言说,如果有机会,他真想跟睿王殿下彻夜长谈,

  也许他们的政治理想异常的相近。

  但当下,卓敬只是加快了脚步,他要赶快将睿王的想法传递给皇上,

  卓敬的车马疾驰,太监通禀之后,他便快步冲入宫门,

  直奔着朱元璋的议事厅前去。

  同一时间,朱元璋刚刚用过早膳,按照原本的安排,

  打算陪同皇后观赏后花园,这也是朱元璋近来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

  两个小太监跑得脚步踉跄,说了几句之后,由陈老太监传话,

  “皇上,卓敬大人一早求见,看起来是有急事禀报。”

  朱元璋皱皱眉头,他已经算是相当勤勉的皇帝了,要是知道后世的历史,

  他的勤政绝对已经创了记录。

  现在用个早膳的功夫,还要被官员堵门,连唯一的休息时间都被剥夺了

  这找谁说理去?

  朱元璋一摆手,

  “不见,朕几天要陪皇后观园,你难道不知道吗?扫了朕的兴致,

  他卓敬的小命难保!”

  虽然语气不算严肃,但朱元璋说这种话,谁也不会当玩笑。

  陈老太监犹豫片刻,还是说了一句,

  “是您上次安排的事情……”

  朱元璋刚要发火,话到嘴边又停住了,官绅一体的诏令滞塞难行,

  确实是当务之急。

  犹豫之际,马皇后开口,

  “皇上的政事要紧,怎么能为了游园,耽误了家国大事。”

  朱元璋看看皇后,也只能露出无奈的表情,

  “既然皇后都这么说了,朕也只好食言了。这个卓敬,真是扫了朕的兴致,

  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朕定要他好看。”

  散去左右,朱元璋快步来到议事厅。

  卓敬已经等在这里,神色焦急,坐立难安,只能来回地转圈,

  一见到朱元璋,立马跪拜。

  “圣上,上次您交给臣的事情,臣找到解决之法了。”

  朱元璋面无表情,倒是没有提起刚刚的事情,只是问道,

  “哦,你卓敬肚子里当真有点墨水,这么快就给朕想到办法了?”

  卓敬立即回话,

  “圣上就别编排小臣了,这办法是睿王殿下想出来的,小臣只是传与陛下………”

  朱元璋心中暗喜,陈洪办事还是细致入微,没有让卓敬出了差错,

  不过脸面上仍旧是波澜不惊,

  “好你个卓敬,朕让你自己想办法,你倒好,找到睿王那里去了。”

  “那么睿王给你出了什么主意?”

  卓敬心中一振,看来陈公公的指路没错,睿王对皇上心思的揣摩更是分毫不差,

  这皇宫之中的水深,真不是他能想明白的。

  卓敬当然也不敢怠慢,赶忙从衣袖里抽出那两幅字,呈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两幅字,在手掌中打开,

  “摊丁入亩。”

  “火耗归公。”

  朱元璋念出了两幅字的内容,随即倒吸一口凉气,

  表情愈发的严肃。

  短短八个字,但这两项都称得上是大刀阔斧的改革,甚至完全赶得上官绅一体当差  纳粮的推广难度,

  他的皇孙儿这哪里是解决之法,完全就是在给他出新的难题。

  不过果决如朱元璋,也沉默了一阵儿,他不得不佩服孙儿的想法,

  这几项政令,无论哪个单拿出来看,都是足以左右大明朝命运沉浮的改革,

  睿王难道真是天降的祥瑞?朱元璋的脑袋里难以抑制的冒出这样的疑问。

  可感叹之余,他心中也升起一丝怒气,绕来绕去,提来提去,

  最后还是要回到最初的问题,政令再好,要如何推行?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朱高炽提出的政令,就像是层叠的空中楼阁,每一项都在戳着乡绅贵族的肺管子,

  单拎出来一项,都难以执行,现在他居然又提出了两项来。

  “大胆!卓敬,你今天是来给睿王当说客的吗?我让你给我找解决之法,

  你居然又搬出了两条政令,让朕如何执行?”

  卓敬顿时汗毛竖立,尽管内心十分害怕,却还是坚定神情,

  “陛下,这两日臣已经想明白了,睿王殿下提出的政令都是利国利民之策,

  就算再难,这些政令也应该推广下去,这不也是陛下的初衷吗?”

  卓敬目光灼灼,他的话让朱元璋心头一振。

  朱元璋的表情略带惊讶,草莽出身的老朱,

  向来对这些儒生没有什么好感。

  张载的横渠四句流传千古,可说来说去,

  宋朝那样把读书人当回事,到头来却那般软弱,

  无数次被草原民族的铁蹄践踏。。

  所以,朱元璋从来都不想听这些读书人说些什么,

  这些读书人的花花肠子,在他这里都行不通。

  可现在,眼前的卓敬带给朱元璋的感觉好像跟其他的读书人不太一样,他的目光中  带着一种罕见的执拗,这股莽劲儿,朱元璋很少能在读书人脸上看到。

  沉吟片刻,老朱一拍桌子,

  “好你个卓敬,  一张口尽是些巧言令色之词,

  说到底不还是在这里给朕出难题?”

  不过老朱转而又换上一副笑脸,

  对手下这些官员,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这也让大多数官员都根本捉摸不透,他们的圣上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就连喜怒  都拿捏不准。

  “不过你说的倒也有一点儿道理,既然是利国利民之策,那朕就要听听看,睿王  是如何想,你又是如何想。”

  朱元璋提高嗓音,

  “陈洪,给我传睿王上殿!朕要听听,朕的皇孙儿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

  “是。”

  陈老太监快跑两步出门,可传令不多时,又跑了回来,

  “启禀皇上,睿王殿下已在南宫门外等候,即刻就能进殿。”

  听到老太监这么说,卓敬低垂的瞳孔颤动了一下,

  睿王居然连这都算到了?当真是料事如神了。

  他是说过要进宫跟皇上当面解释,

  可他又如何能知道,朱元璋收下了两幅字,就一定会传他上殿?


  (https://www.lw00.net/2630/2630374/1111091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